乌双方均隐瞒士兵死亡数?“逃兵”“失踪” 人数激增背后的隐情融合配资
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半,硝烟弥漫的战场背后,双方都在刻意隐瞒真实伤亡数据,常将死亡士兵归入 “失踪” 或 “逃兵” 名单。这种操作既掩盖了战场的惨烈代价,又规避了向士兵家属支付抚恤金,凸显出两国在战争宣传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复杂博弈。
据俄罗斯独立媒体 “故事网” 日报道,俄军方常把失踪或战死的士兵标记为 “逃兵”,以此美化官方伤亡数字并避免支付高昂抚恤金。其调查发现,俄11个地区的至少 25 支部队存在伪造士兵下落的案例融合配资,甚至有已确认阵亡并举办过葬礼的士兵,仍被记录为 “逃兵”。
俄罗斯独立媒体与英国广播公司俄语部合作调查,截至 2025 年 6 月,已确认约 12 万名俄士兵在乌克兰战死,实际数字可能更高。2025 年 1 月至 6 月,俄军事法庭审理的失踪或死亡案件超 2.6 万起,远超 2024 年全年总数。开源情报组织 “前线情报洞察” 则指出,2024 年约 5.05 万名俄士兵被记为 “逃兵” 并被指控逃避兵役。这些数字显示,俄军方与乌克兰一样,借 “逃兵” 标签系统性掩盖真实伤亡规模。
俄官方极少公布伤亡数据融合配资,仅在战争初期估算过乌方损失后便缄口不言。而乌克兰每天都会发布对俄军伤亡的估算,称俄军总损失超 105 万,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剧了外界对真实数据的困惑。当然,乌克兰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好不到哪里去,甚至远比俄罗斯方面要过分。
据独立媒体报道,2024 年前 10 个月,乌擅离职守或成为逃兵的士兵数量已超过前两年总和,这一现象反映出基辅在补充前线兵员上的困境。乌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,乌军死亡人数不足十万,但未重点提及“逃兵”数量。乌官方也刻意避免披露详细伤亡数据,多通过估算俄军损失来转移公众视线。
乌 “逃兵” 问题部分源于战场的恶劣条件和高强度战斗压力。例如,乌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士兵伤亡或失踪,部分部队甚至 “全军覆没”。此外,乌当局还调查了 155 机械化旅在法国训练期间数百名士兵的 “叛逃” 事件。这些案例表明,乌军方可能将失踪或阵亡士兵归为 “逃兵”,以减轻公布伤亡数字的压力。
俄乌将死亡士兵列入 “失踪” 或 “逃兵” 名单,核心动机之一是规避抚恤金支付。“故事网” 的报道显示,在俄罗斯 50 多起失踪士兵家属的投诉中,多数因士兵被标为 “逃兵” 而无法获得经济补偿。乌克兰在经济压力下也面临类似问题,战争导致的财政紧张使支付抚恤金成为沉重负担。
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经济压力,掩盖了战争的惨重代价,却对士兵家属造成了巨大的情感与经济伤害。俄失踪士兵的亲属甚至冒着被镇压的风险投诉,试图为亲人正名;而乌的逃兵危机则加剧了国内对战争支持度的分化。
俄乌战争的伤亡数据如战场迷雾般难以捉摸,双方通过模糊 “失踪” 与 “逃兵” 的定义来掩盖真实死亡人数。这种短期利于维持国内稳定和战争士气的策略,长期来看却损害了士兵及家属的权益,也让外界难以评估战争的真正代价。在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中,每一条逝去的生命,都不应被简化为 “失踪” 或 “逃兵” 这样冷冰冰的标签。
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